進一步筑牢了初心使命。1927年,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井岡山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一條中國革命的成功之路——“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在這塊根據地上,黨的一切斗爭都是為人民群眾謀利益,從而贏得了支持和擁護,壯大了革命隊伍,解決了中國革命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從而使井岡山道路成為中國革命勝利的必由之路。堅守初心使命,既要回顧來路,也要探尋前路。作為新時期的僑聯干部,要時刻不忘“以人為本、為僑服務”的工作宗旨,把為廣大僑界群眾服好務作為僑聯人的初心和使命。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聯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現實問題、聯系本職工作,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在學思踐悟中牢記初心使命,保持對黨的忠誠心、對人民的感恩心、對事業的進取心、對法紀的敬畏心。
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在井岡山革命時期,面對經濟上的封鎖、軍事上的包圍,以毛澤東為首的老一輩革命家殊死拼搏,打破地方的層層包圍與封鎖。在物質條件極其苦難的情況下,共產黨人憑借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品質,開啟了一系列生產自救的物質生產活動。也正是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才會產生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與魄力,形成戰場上奮勇殺敵的頑強斗志,以及在敵人的屠刀下視死如歸的英雄氣魄,這正是井岡山斗爭得以勝利的精神內核所在。井岡山革命期間,犧牲的紅軍烈士有4萬多人,真正留下姓名的僅 1萬5千多人,還不到三分之一。“風雨侵衣骨更硬,革命理想高于天”。聽著革命先輩們的英勇斗爭事跡,仿佛穿越時空、穿透冰冷的墻壁,追隨他們馳騁戰場的英勇足跡,聆聽他們對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對革命成功的必勝信念。心有所信,方能行遠。不論時代如何變遷,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始終是我們的精神之鈣和安身立命之本。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加強政治信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聽黨話、跟黨走,始終對黨忠誠老實。
進一步汲取了奮進力量。井岡山,一座革命的山,紅米飯、南瓜湯,滋養著革命的星星之火從這里燎原。撫今追昔,歷史的硝煙早已彌散,但革命先輩們身上的“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井岡山精神必將一代一代延續。黃洋界的炮聲依然清晰可聞,八角樓的燈光依然宛在眼前,井岡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叮嚀,依然就在耳畔。無論山高路遠,我都將會帶著這些鮮活而勵志的記憶和足跡,立足崗位,愛崗敬業,做井岡山革命精神的學習者、傳承者、踐行者,在不斷拼搏和創新中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