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衡山縣僑聯圍繞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工作,團結帶領全縣歸僑僑眷,突出重點,開拓創新,真抓實干,主動作為,做好了“凝僑心、聚僑力、匯僑智、護僑益”四篇文章,取得實效。
一、在加強貼心服務中激發僑心。今年元旦、春節、端午“送溫暖”活動中,擴大了幫扶的范圍和額度,看望了困難歸僑僑眷和僑界知名人士20余戶,慰問品和慰問金共計20000余元。積極為新僑老僑服好務,形成《衡山縣歸國華僑情況分析報告》,為全縣僑情調研提供了重要參考。組織僑界群眾參觀唐群英故居,觀看《百團大戰》等教育警示片、開展學習岳北山歌等主題鮮明、形式豐富的專題活動,加強僑界青年對傳統文化的認識,進一步增強了僑聯的凝聚力。
二、在力促提升中引領僑力。充分利用僑界資源豐富的優勢,配合縣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省、市僑商會上,積極宣傳和推介衡山,主動搭建招商引資平臺,成功引進總投資5600萬元的顧帝家俬該項目,并積極參與加強匈牙利采購商總進行投資33億元的華夏湘江項目等外資企業的服務對接工作。積極接待愛爾蘭華協會來衡山縣捐資助學,截止2015年,該協會在衡山縣捐資金額達300余萬元。
三、在外引內聯中匯總僑智。按照“走向市外、放眼世界”的要求,主動與沿海各僑鄉建立聯系,同時加大與其它沿海地區、港澳臺、歐美、東南亞等地區僑團的交流聯誼,加強同海內外各領域的高層次人才的聯系。進一步密切與團縣委和縣內黨外優秀青年的聯系,加強對僑界優秀青年人才的推薦。
四、在參政議政中定期維護僑益。“兩會”期間從反映僑界社情民意,發揮僑界法律監督,促進僑法落實等角度,積極為衡山縣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共組織撰寫集體提案4件,提(議)案、建議、社情民意36件,其中有2件被縣政協確定為重點督辦提案。縣僑聯主席李衛輝撰寫的《關于加快我縣旅游業發展的建議》得到了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出臺相關旅游產業發展政策,該提案獲2014年縣政協優秀提案。通過有針對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幫助僑界代表和委員盡快提高參政議政水平。組織僑界委員學習《僑法》,統一編印發放僑法宣傳資料,利用統戰系統《衡山統一戰線網》積極宣傳僑法,讓更多的人群了解僑法,營造維護僑益的良好環境。
(衡山縣僑聯
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