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僑聯所能”,聯通“黨政所需”和“僑界所盼”
—淺談如何以中央兩個《意見》為契機,推動僑聯工作開展
衡東縣僑聯 許素珍
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僑聯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的相繼出臺,給新時期的僑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標志著僑聯工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下面就如何以中央兩個《意見》為契機,盡“僑聯所能”溝通“黨政所需”和“僑界所盼”,推動湖南地區僑聯工作開展談幾點看法。
一、明確僑聯所能
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僑聯工作的《意見》指出,“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是黨領導的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橋梁和紐帶,是團結服務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群眾組織。”
僑聯具有群眾性、民間性、涉外性和統戰性;承擔著服務經濟發展、依法維護僑益、拓展海外聯誼、參政議政、弘揚中華文化、參與社會建設六項工作職能。
僑聯是群團組織,具有群團組織的特點和優勢。是僑界群眾自己的組織,是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當前,各級僑聯組織正在朝著中國僑聯九代會提出“五有”目標奮進,即服務僑胞有真情、凝聚僑胞有載體、團結僑胞有骨干、活躍組織有品牌、維護僑益有能力,不斷增強為僑服務意識,真正使僑聯干部成為真誠貼心的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之友,使僑聯組織成為深入信賴的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之家,增強僑聯組織自身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歸根到底,僑聯組織具有密切聯系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優勢,能夠動員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積極投身實現中國夢的偉大洪流中。
二、著眼黨政所需
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指出:群團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形勢下,黨的群團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只能改進提高,不能停滯不前。僑聯是黨聯系僑界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黨服務僑界群眾的組織。
當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也面臨更加艱巨繁重的任務,更需要團結凝聚包括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在內的廣大人民群眾同心同德、共同奮斗。
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僑聯工作的《意見》指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迫切要求加強和改進僑聯工作,更好發揮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獨特作用”。從多方面提出了發揮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作用的“五個需要”,以更快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更快實現中國夢。具體說來,這“五個需要”就是當前“黨政所需”:
(一)隨著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需要更好匯聚僑資僑智僑力,吸引海外高層次僑界人才回國創業創新。
僑聯要充分發揮特聘專家委員會、僑商會、高校僑聯的作用,結合湖南已形成的產業群,打造世界產業高地,建立海歸高層次人才創業園區,引進高新技術產業落戶湖南。
(二)我國目前正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需要更好發揮全球華商網絡的重要作用。
僑聯要發揮海外聯系優勢,引導國內企業積極走出去,投身“一帶一路”等戰略層面的建設,幫助其了解國外投資環境,,建立國際商業網絡,開展國際化經營。
(三)在積極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過程中,需要更好發揮廣大僑胞在融洽同胞感情、增強民族認同方面的積極作用。
僑聯一方面要發揮省海外僑社團聯誼總會的作用,以血緣、地緣、語緣為基礎,以親情、鄉情、友情為紐帶,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參與海外聯誼工作,廣交新朋友,深交老朋友;另一方面要促進和支持海外僑社團之間加強溝通合作,共同建設和諧僑社。
(四)在弘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和、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中,需要更好發揮廣大僑胞在傳播中華文化中的特殊作用。
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僑聯工作的《意見》指出,“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是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使者”,對僑聯充分發揮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要求。
全省各級僑聯要以“親情中華·魅力湖南”為載體,向全世界展示、宣揚中華文化、湖湘文化。倡導海外僑胞積極支持、參與舉辦中華文化年、湖湘文化年、湖南文化節等活動,參與協助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等文化交流機構建設,推進中國同住在國的文化交流,使中國夢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夢想相通,增強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親和力、影響力。
(五)在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營造有利于我國發展的良好國際環境中,需要廣大僑胞更好為發展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合作作貢獻。
各級僑聯一要擴大同海外傳統僑團的聯系,鞏固發展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一個中國的格局;要加強兩岸僑界交流,鞏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民意基礎。二要重視發揮僑聯港澳委員、海外顧問、海外委員的骨干作用,宣傳“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維護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三要加大同海外少數民族僑胞的聯系,增進民族共識,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共同反對民族分裂勢力。六是要配合國家總體外交,積極參與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拓展民間外交,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好中國形象,增進同各國人民的友誼。在開展與周邊國家海外聯誼中突出體現親、誠、惠、容理念,鞏固和擴大我國同周邊國家關系長遠發展的社會和民意基礎。
三、立足僑界所盼
僑界所盼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搜尋趨勢,回大陸草根創業的創新。行政體制改制開花之后,以有一款 多地歸僑僑眷和海外網站僑胞樹立金額、技術、智力、耐力、科技人才產品長處,變成 目前國內行政體制改制開花和現在化快速未來發展教育行業的拓展者、體驗者和貢獻者者,時候也為自身的教育行業快速未來發展和個人的快速未來發展一躍了一款 新平臺。
當前中國的改革發展走上了新的征程,這為廣大歸僑僑眷與海外僑胞展現更大作為搭建了廣闊舞臺、提供了更多機遇。更多的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希望回到祖(籍)國尋求發展機會。這與前面黨政所需之“需要更好匯聚僑資僑智僑力,吸引海外高層次僑界人才回國創業創新”高度契合。僑聯應努力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僑聯在準確把握僑情的新變化和新動態,深入接觸新僑群體和群社團,了解海外高層次僑界人才分布狀況、回國或來華創新創業意愿,根據國家、地方、企業創新發展需要,以“合作共贏”為共識,引導僑界人士回國尋求發展機遇,同時為回國創業創新人員做好服務,提供便利,從而吸引利用僑資僑智僑力,特別是積極引薦海外高層次僑界人才。
(二)運維功能,處理合理有難度。光于進一步提高和改進建議新態勢下僑聯的工作的《意見與建議》入憲來,“得到保障和持續改善僑界普惠金融、為在美國僑胞功能是促使世界 的團結一心的重點工作任務”。這對寬裕產生僑聯組織機構參與的世界 的管理方法自主創新入憲來了需要。
僑聯要通過以下渠道開展社會管理創新,為僑界群眾排擾解難:
1、以活躍基層為重點,引導僑界群眾自我管理與服務,如組織志愿者關注獨生子女定居國外的空巢老人,為華人華僑回國探親訪友提供幫助和支持
2、以維護僑益為根本,推動切實保障和改善僑界民生。僑聯要“推動涉僑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制定修改,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的貫徹落實,加強涉僑法律法規宣傳教育,進一步完善并就推進與公、檢、法、司建立涉僑案件通報機制,落實為困難僑界群眾提供法律援助制度。充分發揮僑聯法顧委的作用,主動積極維護僑益
3、以加強疏導為手段,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提高生活困難的老僑生活補助,爭取低收入群體補貼向生活困難的老僑傾斜,深入僑界群眾,問需于僑,及時向黨政部門反映,做好僑界群眾來信來訪工作,及時化解矛盾,確保僑界群眾和諧穩定。
(三)就能快捷地參與性國政治學居住。光于增強和改進建議新情況下僑聯事情的《意見和建議》認為,“參政議政是寬廣歸僑僑眷和頂級僑胞參加各國經濟思想現在的日子的最重要路經”。 寬廣歸僑僑眷也機會就能較智能的路經參加各國經濟思想現在的日子。
僑聯組織就應該按照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要求,充分發揮僑聯在人民政協組織中的界別作用,通過安排僑界代表人士擔任政協委員,收集僑情民意,問計于僑,充分激發僑界群眾的參政議政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