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開福區成立歸國留學人員聯誼會。聯誼會為獨立自主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僑界組織。作為開福區僑聯的團體會員,該會將鼓勵、引導、發揮留學人員優勢,廣泛聯絡海內外留學人員,為開福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獻力獻策。
聯誼會成立大會上,“僑心愿”活動吸引了眾多僑胞和僑眷的心。大家紛紛為開福區建言獻策,而該區的多個職能部門也積極認領了不少心愿。
“要以國貨陳列館重新問世為契機,將中山路打造成最繁華的老字號一條街,恢復當年風采,促進長沙的商業繁榮。”開福區僑眷李曉明阿姨就激動不已地建議。
李阿姨1962年從上海初次到長沙時,就被中山路上的國貨陳列館、紅梅冷飲店、北方餃子館、亨得利鐘表、培羅蒙服裝、又一村湘菜和中華國藥館等“老字號”震撼和吸引。這次鄭重其事,代表“老長沙”們提出,希望開福區能夠在中山路重現這一段城市的珍貴記憶。會上,開福區僑聯表示要將李阿姨的想法形成政協提案。
第九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形成的共識正在深入人心——團結全球華人,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近年來,開福區僑聯緊緊把握中國夢這個主旋律,順應僑情變化這個新特點,立足僑胞之家這個大本營,著力“同心工程”創建這個新要求,圍繞開福區委、區政府工作中心,夯實工作基礎,創新工作機制,發揮資源優勢,不斷積極作為。
僑聯工作深入社區
隨著區內歸僑僑眷、海外僑胞、留學人員人數不斷增加,為更好地凝聚僑界力量,開福區僑聯按照“老僑新僑工作并重”、“海內海外工作并重”的原則,建立區歸僑僑眷活動中心、成立歸國留學人員聯誼會,通過搭建聯誼平臺,建好僑胞之家,促進廣大歸僑、僑眷、海外僑胞、海外留學生、歸國留學人員加強聯系、優勢互補、信息共享、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開福區僑聯積極響應黨的群眾路線號召,強力推進僑聯工作進社區,按照“社區為僑服務,僑為社區貢獻”的要求,積極創新服務方式,搭建雙向服務載體,已有科大佳園、水風井兩個社區成功創建為長沙市“僑聯工作示范社區”。響應統一戰線關于開展“四同創建”活動的號召,與江灣社區結對共同創建“同心文化社區”,組織僑界志愿者積極參加“同心媽媽”、扶貧幫困、養生課堂、藝術交流等系列活動,發掘僑界文化資源優勢,服務基層、服務社區,充分發揮僑聯組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僑胞之家凝心聚力
開福區僑聯以開福區歸僑僑眷活動中心為載體,定期組織歸僑僑眷參加歌唱會、茶話會、游覽參觀等活動,自2003年成立以來,從未間斷。活動中心對全市老歸僑僑眷免費開放,在每年春節、中秋等傳統佳節,開福區僑聯集中組織聚會,向他們通報區情,幫助他們了解開福區的發展情況。主動聽取僑胞們的意見和建議,真心傾聽僑胞訴求,用心體察僑胞冷暖,誠心解決僑胞困難,真正把僑聯組織建成僑胞之家。
開福區僑聯著眼為僑服務的宗旨,通過成立歸僑僑眷、歸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為凝聚僑心搭建平臺;通過征集“僑心愿”,聚焦僑聯工作熱點和重點,增強服務僑胞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通過建立和完善涉僑法律服務站、法律顧問委員會,健全維護僑益機制,努力擔當僑界群眾利益的忠實代表者和真心維護者,鞏固和擴大黨在廣大僑胞中的群眾基礎,不斷增強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開福僑界熱心公益
據分析,開福區涉及歸僑180人,僑眷911人,歸國留學人員98人,海外華人華僑287人。熱心公益,弘揚主旋律,釋放正能量,是開福區華僑最大的特點:
1、深化“親情中華”主題活動,弘揚中華文化
湖南知青藝術團是一支高水平的公益性文藝團體,擁有團員近200人,大部分團員具有歸僑僑眷身份,凝聚了一批優秀的聲樂專家和合唱精英,多次參加全國、國際藝術大賽并獲獎。藝術團在省、市、區各級僑聯的支持下,多次開展僑務宣傳和對外文化交流演出活動,還曾8次受邀到歐洲、美國和東南亞等地為華僑華人舉行“親情中華”慰問演出,吸引海外僑胞參與人數達10600人次,深受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華人華僑歡迎,被稱為“僑心藝術團”。該藝術團團長郭曉鳴系印尼僑眷,曾任湖南省僑聯常委、長沙市僑聯常委、開福區僑聯主席,為聯系海外僑胞、弘揚中華文化、深化中華親情作出了獨特貢獻。
2、精心創立“太極跤”,傳承中華武術精髓
開福區僑聯副主席、開福區名家太極跤協會會長、國防科大摔跤教練顏建華,他對太極拳和中國摔跤有全面了解和豐富實戰經驗,在此基礎上潛心研究創立了太極跤。太極跤是太極松柔勁與中國跤術的結合,將太極的剛柔兼濟之妙與聽、問、拿、放的內力知彼之功具體的融合于跤術之中,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武術精華。2011年11月,湖南經視“越策越開心”欄目為他做了專題節目,反響很好。他的學生在國際、國內武術和太極推手大賽中屢次獲得好成績,在海外得到廣大僑胞的贊譽和支持。顏建華先生正在潛心研究中國太極跤,精心培育英才,期望能將具有鮮明中華民族特色的“太極跤”推薦給世界,貢獻給全人類。
3、建立智障人士之家,傳遞愛心力量
開福區僑聯委員劉曉于2009年創辦了長沙市開福區博愛鳳亭家園。博愛鳳亭家園是一所公益性殘疾人服務機構,免費為智力殘疾人提供融入社會的能力訓練、職業康復培訓和支持性就業援助等服務。目前托養殘疾朋友43人,實際服務60人,五年來,累計托養殘疾朋友近300人次,相繼推薦青年智力殘疾人就業超過50人次,先后在羅莎食品、華潤萬家等企業實現了支持性就業。博愛鳳亭家園受到社會各界及海外華人華僑社團的密切關注和大力支持。劉曉以她博愛、慈善的心為智力殘疾人奉獻著她的光和熱,為殘疾朋友建立了充滿陽光和希望的康復之家。2014年,她被評為“全國助殘先進個人”,出席第五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大會,受到習近平、李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
基層僑聯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歸僑僑眷、海外僑胞的一支重要的統戰力量,也是發揮僑界資源優勢服務廣大群眾的重要載體。開福區僑聯將“同心社區”與“僑聯工作示范社區”創建緊密結合起來,宣傳和動員廣大僑界人士積極參與,做到凝聚僑胞有載體、團結僑胞有骨干、海外聯誼有品牌、維護僑益有保障、拓展公益有典范,為推動僑聯事業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建設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開福區僑界對此交口稱贊,認為僑聯組織一直在以實際行動團結大家編織“中國夢”,實現“中國夢”!
(開福區僑聯 李治 陶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