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資陽區僑聯常委、個體經營者鄒暉說,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強調,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未來發展的主線和“十二五”期間的核心任務,將“包容性增長”和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收入分配、縮小差距等關于民生的“人均”問題具體細化,并提出將“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態,推進城鎮化”等一系列以協調生產力結構性矛盾問題的戰略。但無論如何,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必須采取以下四個措施。
第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促進“三個一體化”。“十二五”期間,將“以人為本”理念體現在經濟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一是繼續推進城鄉一體化,縮小城鄉差距,解決中國二元經濟問題;二是加快區域一體化,尤其是加大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三是加快經濟與社會一體化。
第二,繼續出臺政策大力推進各地區的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進程。中國經濟實現“奇跡增長”的同時,文化、衛生、體育、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等其它方面發展還相對落后,尤其是農村這些方面的發展很滯后。要出臺相關政策,提高城鄉一體化水平,尤其是城鄉建設規劃一體化、城鄉市場體系一體化、城鄉產業發展一體化、城鄉經濟主體一體化、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城鄉社會管理一體化、城鄉生活方式一體化、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等“八個一體化”。
第三,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態規劃,加強“三個建設”。加強長株潭城市群的建設。在中南部地區城市化中要建立一批大中等城市,發揮其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帶動輻射作用;加強縣城建設。縣域經濟發展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是巨大的,應繼續完善縣城各方面的功能。加強小城鎮建設。小城鎮對周圍農村具有很強的輻射和帶動作用,還可以促進農民的市民化進程。
第四,推進中南部地區產業化進程,加強“兩大區域建設”。首先,加強中央確定的長株潭城市群的建設。目前,此城市群已經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成效顯著。“十二五”期間,進一步推進長株潭的輻射作用。其次,建議中央設立“環洞庭湖中小城市群“,建設好七大產業示范區,在示范區內布局七大產業: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物流倉儲業、新興戰略產業、文化旅游產業、能源及資源深加工產業和農(漁)產品加工產業。
第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促進“三個一體化”。“十二五”期間,將“以人為本”理念體現在經濟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一是繼續推進城鄉一體化,縮小城鄉差距,解決中國二元經濟問題;二是加快區域一體化,尤其是加大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三是加快經濟與社會一體化。
第二,繼續出臺政策大力推進各地區的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進程。中國經濟實現“奇跡增長”的同時,文化、衛生、體育、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等其它方面發展還相對落后,尤其是農村這些方面的發展很滯后。要出臺相關政策,提高城鄉一體化水平,尤其是城鄉建設規劃一體化、城鄉市場體系一體化、城鄉產業發展一體化、城鄉經濟主體一體化、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城鄉社會管理一體化、城鄉生活方式一體化、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等“八個一體化”。
第三,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態規劃,加強“三個建設”。加強長株潭城市群的建設。在中南部地區城市化中要建立一批大中等城市,發揮其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帶動輻射作用;加強縣城建設。縣域經濟發展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是巨大的,應繼續完善縣城各方面的功能。加強小城鎮建設。小城鎮對周圍農村具有很強的輻射和帶動作用,還可以促進農民的市民化進程。
第四,推進中南部地區產業化進程,加強“兩大區域建設”。首先,加強中央確定的長株潭城市群的建設。目前,此城市群已經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成效顯著。“十二五”期間,進一步推進長株潭的輻射作用。其次,建議中央設立“環洞庭湖中小城市群“,建設好七大產業示范區,在示范區內布局七大產業: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物流倉儲業、新興戰略產業、文化旅游產業、能源及資源深加工產業和農(漁)產品加工產業。
(資陽區統戰部 賈偉力 伍杰)